在意大利的北方,秋天的阳光倾泻而下,大片的影子投射到灰蒙蒙的峭壁上。在更远的地方,一位攀登者正眯着双眼,俯瞰着全国最大的湖,仿佛只要伸手抓住一块岩石,便能很自然地找到脚下地支撑点。
这位攀登者——户外运动装备制造商Jack Wolfskin(德国狼爪)产品经理Magdalen Hamel,在这趟登山之旅中首次装备了通过增材制造技术生产出来的Jack Wolfskin狼爪产品。结束攀登后,Hamel在线上接受了乐鱼团队的专访,为大家介绍3D打印背垫的徒步旅行包。
距离Jack Wolfskin收到Carbon数字光合技术的第一批样品已过去将近两年。这种全新的3D打印技术可以演变成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护垫,足以支撑腰部和肩部的背负系统。Hamel解释说,3D 打印冰球头盔衬由130,000多个单独的支撑杆组成,每个支撑杆都经过特定的调整。衬里还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小结构的厚度来改变某些区域的刚度。
Jack Wolfskin在2020年底才开始正式采用3D打印,2021年初与裕克施乐开始合作。使用Carbon的设备进行样件测试后,研发团队只需一种材料就能组合多种特性,这意味着从成本上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还能够保证产品样件不易塌陷。
据裕克施乐全球产品和技术开发高级副总裁Matthias Weißkopf表示,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增材制造将极大的改善户外装备和运动用品的设计。Jack Wolfskin相信,通过使用3D Aerorise 40背负系统,他们已经领先于其他应用3D打印技术的品牌。
为了开发3D Aerorise 40背负系统,该公司对负重进行了计算。除了需要达到理想的人体工程学形状,重量和压力也需要科学分布,以确保背包与人体之间的空气循环。
裕克施乐凭借Carbon 3D打印技术为Jack Wolfskin批量化生产背包网格垫,这四块衬垫取代了覆盖整个背板的传统泡沫材料,采用了由数千个独立支柱组成的开孔晶格结构。各支柱具有不同的垂直和水平强度,区域缓冲垫在整个衬垫区域提供不同程度的硬度。垫片越靠近背部强度越大,而越靠近肩颈等其他部位则越柔软。也就是说,它们在较窄的一侧更结实以支撑背部,而在较宽的一端更柔软来提高舒适性。
Hamel表示:“从0到100,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从Carbon公司的冰球头盔中看到了3D打印的潜力:由于缓冲垫的内部有超过13万个独立的支撑杆,因此无论我们如何碰触或者挤压,它始终能恢复原样而不发生塌陷。‘但如何把它转化为真正让消费者受益地产品呢?’ 毋庸置疑,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永远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Hamel拿起3D Aerorise 40背负系统向乐鱼团队演示了衬垫垫子的能量回收能力,衬垫独特的菱形设计及弹性很好地促进了空气循环并降低用户背部的温度。Hamel还专门演示了徒步旅行者在山路上行进时展现出的对角线运动。
Hamel左右肢前后交替循环,一边模仿徒步旅行者的姿势,一边解释说:“当人们在徒步时,常常处于这样的对角线运动。我们期望做到让消费者可以轻易携带背包,也就是负载控制。但消费者常常苦恼于背包的性能:'是选择一个透气性能好,但却由于缝隙过大造成负载功能损失的背包,还是选择一个拥有完美的负载分布,但透气性不强的背包呢?’现在我们的3D Aerorise 40背负系统两者皆具!”
Jack Wolfskin 转向 3D 打印,
为他们的 Aerorise 背包制作更好的衬垫(图片来源:Jack Wolfskin)
考虑到消费者的这一行为细节,Jack Wolfskin将衬垫放置在背包的背面。公司通过裕克施乐打印零件并完成必要的后处理后,将两个对称的衬垫分别放置在背包的肩部和腰部上,以支撑徒步者或攀登者承受最大负荷的部分。
Jack Wolfskin通过使用3D打印衬垫,减轻其背负系统的重量,提高空气流通,使压力区的温度降低多达5摄氏度。在与OECHSLER的合作中,Jack Wolfskin还加强了与附近制造商在德国工程产品的承诺。
Weißkopf评论说:“我们很高兴能支持Jack Wolfskin开发Aerorise背包系列。凭借我们在增材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极大地改善了背包的产品功能,并让顾客从中获益。这让我们相信,3D打印开发和系列生产在消费品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Jack Wolfskin - 1
3D Aerorise 40 背负系统
通过与裕克施乐的密切联系,3D Aerorise 40目前已投入量产,并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其中一位消费者反馈道:“刚背上时我觉得有点凉,但是一分钟后感觉轻如鸿毛,这简直太酷了。”
Hamel最后总结道:“未来我们希望对3D打印能有更多的了解,并创造机会改变消费品行业的格局。我们可以看到3D打印晶格结构取代传统泡沫材料后,显著改善了体育产品的舒适性、透气性、负载控制等性能,最终提高了体育产品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我认为,必须要将这种方式引入到真正的生产制造端,让更广泛的消费者能够接触到它,这仍是一段漫长的过程。但作为一个品牌,我们相信消费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会看到它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们也为自己率先应用这一技术并进入市场而骄傲。”